現在挑選保養品有一種「聞酒精色變」的病,好像酒精跟硫酸一樣,腐蝕皮膚是它們的本業,
「無香精,無酒精,無添加paraben類防腐劑」的標語俯拾即是,不跟上這波潮流銷量就有下滑危機。
但是,為什麼無酒精的產品買回家拆開還是一股酒精味?!難道我又被廠商騙了?
那不是酒精
蛤?已經聞道酒精味了還不是酒精?
今天妳家隔壁有人在煎魚,妳下意識脫口而出的會是「喔,隔壁又飄來煎吳郭魚味。」還是「隔壁今天又煎魚啊!」?
注意到了嗎?所在乎的,知道的只是一個大分類,
只能知道是魚的味道,卻無法判斷它是白鯧,還是吳郭。
酒精也是如此,酒精的正式名稱為「乙醇」,所謂的「酒精味」,其實是醇類的味道。
跟酒精同類?!那肯定一樣罪大惡極!
順手先複習這篇 敏感不是酒精的錯
醇對保養品到底有什麼非加不可的理由?
1.防腐
喜歡不含防腐劑,卻又不能接受產品提早變質?這種矛盾的心態醇類防腐系統幫妳實現了。
醇類防腐常用如1,2-戊二醇(1,2-Pentanediol)、1,2-己二醇(1,2-Hexanediol)等多元醇,
製造出微生物不易生存環境達到防腐效果。
2.溶劑
不是所有原料都可溶於水!!
醇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有機溶劑,
保養品原料中可溶於醇的比例甚至比可溶於水要高!
3.保濕
小分子多元醇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優點:抓水與滲透,最著名的就是甘油(Glycerin)。
甘油又稱為丙三醇,可抓住自身重量60%的水,
高滲透來自於高極性,也是醇類容易進入肌膚的關鍵,
而後續的保養品也能藉由醇的帶動加速吸收。
(細胞膜具極性,就跟磁鐵的概念一樣,異性相吸同性相斥,而不帶極性就只能排隊慢慢等滲透吸收啦!)
追蹤IG!!